第(2/3)页 第二天,吃了早饭,在郭永红不舍的泪光中,张兴明柳干事一行上车离开,返回辽东。 8月24号下午,张兴明一行返回了辽东奉天。 到了奉天,柳干事和张兴明道了别,回去写报告去了,他是外事司下来蹲点的,外资这边有点大事小情都要报告上去以便于上面进行分析准备,何况这次一下子在巴渝投了四十亿下去,用他的话说,这就是西南的战斗打响,成功引进外资,拉开了发展的大幕。 那些张兴明都不去管他,他直接来到了工业园这边。 这里已经全部投产了,香岗那边对这里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,不说别的,只是自家商场这里一个月的产销量,就差不多等于他们本部那边三到四个月了,能没有信心嘛,虽然国家对港商的税收有专门的优惠政策,但也比不上在本地生产啊。 这边可是直接对着三个省的市场,间接的话那就是面对全国,这个年代这个年头,老百姓的购买欲望强大的你不敢想像,这么说吧,这年头进了商场,你的第一感觉就是,这家商场的东西肯定是不要钱的。 商场里那叫一个人山人海,在里面走路基本上靠挤才行,没经历过的人,根本无法理解人们从什么都缺一下子进入商品世界的感觉,更无法想像那时候人们的购物热情。 那个时候,各地的地区差异是极大的,这是因为信息和交通的不便产生的。 东北从建国到2000年左右,一直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,要知道,这里大部分都是国企的职工,更有一大部分是双职工或多职工家庭,85年的时候,我家楼上的邻居,一家四职工,月收入七百多近八百块,相当的阔。 …… 走进二哥的办公室,二哥不在,张兴明就坐在沙发上等着,顺手拿过桌上的文件翻看。 二哥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,已经完全成了商业精英,虽然还不能开疆拓土,但守成管理上已经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。 话说二哥一个混出来的初中文化,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真的已经让张兴明感到惊喜了,这人哪,就是得逼,得练,就没有天生的啥也不是的人,看逼到哪一步。 没有人生来就牛逼就比别人强,学习好坏学历高低也不能说明能力。看看国内的实业成功者,哪个是无比聪明学历上天,没有,全是逼出来的。所以,人得相信自己,得瞧得起自己,然后去努力。 有兴趣的去研究一下,90年代起来的老牌富豪们,有几个是高中学历的,有几个是大学。 桌上大部分报告都是商场那边的,张兴明重点看了看二哥的批示,中规中矩。然后太原街那边的,工业园这边的,安保那边的,在建大厦那边的,下面各地市,杯溪那边的总部工地,永风步行街。 第(2/3)页